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安易免费财务软件交流论坛  (http://anyi.net.cn/bbs/index.asp)
--  财务专业知识交流  (http://anyi.net.cn/bbs/list.asp?boardid=10)
----  [讨论]讨论:存货后进先出法存在的意义  (http://anyi.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22622)

--  作者:iabc3000
--  发布时间:2009/7/22 12:07:31
--  [讨论]讨论:存货后进先出法存在的意义
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存货的后进先出的计价方法。这种方法在很多行业是不适用的,取消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对于部门行业来说,却给其成本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有色加工、炼油、炼铁等行业来说,他们的存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存量的,基本上变动不大的库存。这一部分库存应当是不受市场价格的影响的。对于这些特殊行业来说,其存货周转率可能较慢,期初存货的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会给当月的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存货的后进先出法在有些行业是适用 的,其当月的成本和收入能够匹配,能正确反映其经营成果。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是铜加工业,期存量库存3000吨,如果帐面单位成本5万,当月补充存货1000吨,价格4万,当月销售1000吨,单价4.5万。其市场部和销售部都认为其当月的销售利润在500万。可是财务出的数据却是亏损250万 [4.5-(3000*5+1000*4)/4000]*1000;而且当月是进销量越大,亏损越大,会影响相关部门的决策。同样,在价格上涨时,有可能当月的进货价高于销售价,财务却产生大量的利润。个人认为最适用的方法就是后进先出法。因为其存量存货假设是不动的或变化不大的,从一事实上的角度来说,它是沉没成本,这一部分存货的计价不应该影响当期的经营成果。当然,为了适应准则的资产负债表观的要求,可以在年底时对存货计提相应的准备,在管理费用中单独反映其对利润的影响。但是取消后进先出法,感觉是不合适的。我们在实际核算中,已无法反映实际的经营水平了。
教科书中也一直有强调,在物价上涨阶段,使用这种方法会多计成本少计利润,造成国家税收减少,但是没有反过来想,物价下降阶段,会不会增加国家的税收呢。现在已大宗商品作为存货的企业很多,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也很大。如果不采用后进先出法,外部人看企业的实际利润是看不懂的。(请大家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