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财政部门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民生投入,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据财政厅最新统计,2011年民生投入达2601亿元,占财政支出78.7%,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
民生投入最集中体现在民生工程上。2007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民生工程,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推动各类民生问题的解决。此后投入资金逐年增加,实施工程不断扩面提标。2011年共投入468亿元实施33项工程,完成年初计划筹资额的120.6%,实际投入比2010年增加123亿元,增幅高达36%,办成了一批群众欢迎、社会满意的难事实事。
放眼整个民生领域,财政投入持续着倾斜的势头。筹集扶贫资金10.5亿元,积极支持整村推进工程,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开发式扶贫。投入农林水事务支出349.9亿元,增长19.6%;通过“一卡通”发放 27项涉农补贴资金159.8亿元,人均受益412元。全省共安排近21亿元启动高校提标化债工作,开创性地实施就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新建50个农民工创业园和26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扩面提标,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积极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财税扶持政策,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42.9万套,超额完成20万套的年度竣工任务。
今年,我省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更多的财政资源保障和改善民生。计划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达到540亿元,在2011年民生工程项目的基础上,退出3项新增3项,调整完善5项,提高6项补助标准,加强项目建后管理养护,继续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力争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冯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