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见面,问:怎么样,两口子关系还好吧? 被问一方通常是这样回答的:马马虎虎,凑合着过吧。 两口子吵架打架,惊动亲朋,劝解道: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不容易,凑合着过吧。 表面上看,“凑合着过”显得挺中庸的,携带着“算了吧”,“就这样吧”,“忍着点吧”等等模棱两可的的意思,也有个暗示――不这样过,你还想怎么样过?将就着吧。 其实,能够凑合着过的夫妻,才算得上是“一家人”,慢慢摸出了婚姻体制的奥秘之处,领会了过日子的真谛。 都说一对男女谈起恋爱来,一个变成聋子,一个变成了瞎子,看见和听见的,迷迷糊糊,信息不对称,懵懵懂懂就过到一起了。一结婚,像通了电似的,眼睛忽然亮了,耳朵也灵了,心思多了起来,嘴巴也碎了起来。一个说我看错人了,另一个说我当初简直就被你的鬼话蒙骗了。 其实,谁也没骗谁,是自己推着自己落进“圈套”。很多人总是这样,一旦受了委屈,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怎么就让我摊上这桩婚姻”,觉得上天在公平的分配上做了手脚。实际上,天底下大凡食人间烟火的夫妻,皆莫过如此。 如何解决这个不公平问题?那就是“凑合着过”,克制一点,忍耐一点,重视对方之长,忽略对方之短,这一凑合,就提炼成为一个婚姻哲学――包容。 “凑合”的另外一种功效就是“磨合”,要进一家门,不能有两把锁,在艰难而琐碎的过程中,把诸多不同甚至相左的观点最大化统一起来,把分散了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慢慢地,粗砺的情感被磨得光亮无比,奇迹悄然产生――水和火竟然相容了,甚至“凑合”出了夫妻相。 当然,“凑合”也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点,以稳定团结为框架,保持向前看的方针,如果严重偏离这个原则,当然也凑合不下去了。比如面对长期的家庭暴力,比如一方严重侵害对方权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放弃“凑合”。这种婚姻,解脱得越快越好。 有句话说“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我现在将其改一改――哪对夫妻凑合到最后,他们就是幸福的夫妻。 或许有朋友会说,一辈子凑合着过,那是办法吗,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我应该这样回答――“凑合”其实是个积极而且主动的词汇,远不是“将就”的意思,而是“发现”,凑合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它会让我们抵达婚姻日常中无限美妙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