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10.3) 今天我们来说图的头一个分支,客观性。这里面包括的是客观存在的因素,首先就是精确3个月,这个是一个生理现象,无论你做任何事情只要重复达到3个月,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件事情已经从生理上改变了你的大脑。(具体的解释我会在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讲解)所以利用这一理念,就算是一个多年的坏毛病也可以得到改变。用在学习中自然就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必须要坚持3个月才会使你根本的发生改变,而且当一个知识你3个月后还记得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你一辈子也忘不掉。(为什么3个月后的记忆数年后会忘记,在感知加强课中我将讲解如何寻回忘记的记忆) 第二项1,9比例,这是一个现象,具体是谁先提出这个现象的是哪位科学家已经无从考证了,我已经从好多书上看到他们都说是自己发现的。这个现象是说图像的记忆不随数量的增多而使记忆的质量变差,假如图像法背10个单词你记住了9个,那你记忆100个单词的正确率应在90%左右,不会有巨大的差异,就算是1000个也是如此。不过要注意大脑也会疲劳的,不要回头告诉我2000个单词你只记住了1000个,呵呵。
第三项,图像远超机械,有很多人只是认为这是有效地,但今天咱们来探索下这个的缘由。人类有记载的文明只有几千年,现代文明更是只有百数年的历史,这对人类的发展史来说就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如今现代备受重视的左脑不过也只有百数年的高速发展期,这不足以对基因产生巨大改变。数十万年人人都在奔跑在大自然中打猎根据地形景物图像记忆,人人都在只有结绳回忆情景的图像。更有科学家把从非洲偏远土著抱回来的小孩在现代文明下养大就证明了原始一些的人类和现代人类的智力行为几乎没区别。可以说我们的大脑还是古大脑,现在的大脑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如此差距的进化史造就了图像的记忆远强于机械记忆力,我不否认在近代右脑的退化速度也很快,但是当大家再提起图像法记忆数字的时候基本都会被首次带来的莫名的亲和力感到惊奇美妙。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遗产。献上最高的敬意。
第四项,挑选性图像法,让我们来做个试验,随便拿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瓶子,仔细观察他的形状,拿开,在脑海中想象复原它,应该不难吧?找一张纸和笔来,根据脑海的样子画下它,你可以进行无数次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然后,拿来那个瓶子对比这张画,观察一下尺寸,比例,形状,是不是和瓶子有些不同?继续观察,重复上述动作,是不是感觉第二幅比第一幅好了很多,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这并不是因为你不会画画的原因。而是图像进入脑海的时候被挑选过了,就算是一个再简单的形状也是如此。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受到逻辑思维,形状思维,主管思维的影响,这个就是告诉大家不要认为你的图像感已经很清晰了,其实在你脑中那只是一个残破的图像。你需要掌握真正的观察方法。
更新3(10.4)
今天我们需要讲得将是本章中第一大重点,观察力,在这里我将用nlp和神经学通俗来解释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学好记忆术图像感是必不可少的,谁记得更牢固时间更长久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图像记忆或其他感知的稳定程度的问题,上一次更新我介绍了选择性记忆的一些基础,由这我们得知我们在摄入一个信息的时候总是经过大脑中的逻辑,信念,规则的筛选,造成我们只有主观世界没有真实世界的现象,但是对于记忆,我们总希望它反映的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需要在观察上下工夫,确保记忆材料的真实完整性,当然就分为了感知加强,顾名思意就是摄入能力的加强。状态,在这里需要多说一句,我们的大脑理性和情绪化是很对立的,当你还不会利用情绪的时候情绪化会严重干扰你的摄入效率,这就是所说的失去理智,这种状态下摄入的信息会受到情绪的扭曲,自然会破坏记忆的效果。所以说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最有利摄入的状态。当大家上面两步都做好了的时候,自然提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