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大盘上冲20日线未果后冲高回落,收盘微跌失守5日线,沪市量能连续3个交易日缩至1000亿以内。盘面上、两桶油、有色、酿酒和医药两大防御板块等表现较好,而保险、地产、券商和煤炭等权重板块却成为下跌的主力。题材分化再度加剧,充电桩、氢燃料和等能源题材逞强,医改和油改等改革题材也有不错表现。而周日领涨的次新股却呈现出出一日游走势,多只次新股占据跌幅榜。题材涣散导致个股人气下降,个股跌多涨少,收盘仅24只个股涨停,大跌的个股数却明显增加。
周五大盘小跌,而个股行情却明显降温。早盘两桶油大涨一度带领指数大涨逾1%,然超级大盘股与小盘题材股的跷跷板效应再度显现,题材股纷纷跳水,反过来又拖累大盘。次新股的大跌严重的打击了市场人气,油改的冲高回落及特斯拉概念的分化都显示出市场赚钱效应下降。次新股的表现真的是如古语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波持续了好些天,第二波持续了两天,而第三波炒作却只持续了一天,炒作的时间和空间都大打折扣。周五主力一会拉扬杰科技,一会拉天保重装,一会又拉光洋股份,但都不能拉至涨停成为领涨先锋,这也显示出主力的尴尬及整个板块的上涨联动性下降,而一旦个别大跌却能带动次新股纷纷跳水,下跌的联动性却还不错,这说明次新股板块可操作性下降,风险越来越大。随着新股发审会3月重启,离新股开闸也将不远,综合盘面及新股发行渐进,次新股的炒作战略要逐步退出。特斯拉题材炒作两三周后加速分化在所难免,而油改等混合所有制改革题材只是小打小闹而已终难形成好的赚钱效应。老题材分化、新题材没有出现,缺乏明显的热点题材是盘面不佳的症结所在。没有题材股的赚钱效应,操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大盘2080点附近屡攻不破,盘面逐渐向空头市场发展,随着两会结束,新股发行重启,大盘恐将重回弱势探底之路,两会后跌破2000点下探1850-1950区域也不是不可能。3月操作思路以偏空为主,逢高减仓,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小范围出击热门题材股,快进快出。
{原文链接:http://www.55188.com/thread-5624736-1-1.html}